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 -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ultural Metaverse in Taiwan

2023.10.19-【演講】沈國明|二戰前台灣人在馬來亞演劇考

演講題目:二戰前台灣人在馬來亞演劇考

  • 主 講 人:沈國明 | 馬來西亞韓江傳媒大學中華研究院專任講師
  • 主 持 人:蔡欣欣 |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
  • 時 間:2023.10.19(四) 14:00-16:00
  • 地 點: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大樓250424教室
  • 報名方式:無需報名

演講大綱

二戰前,馬來亞在英殖民地政府治理下,成為多元共生的移民社會。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國度的民族,紛紛湧向馬來亞謀生,從事與發展各種不同的事業。其中,30 年代馬來亞的文化娛樂事業,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準,呈現了獨特的新氣象。如果我們依舊認為,二戰前身在馬來亞所有黃皮膚、使用漢字書寫或口說著漢語的僑民,皆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華僑,且一律視中國為祖國的時候,此時需要打破這刻板印象了。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,台灣隸屬日本的地理版圖和管轄,有為數不少能讀寫漢字和口持閩南語的台灣人,來到馬來亞各地進行演劇活動。當時,台灣人在馬來亞活動,也同樣被視為「華僑」。一群與馬來亞華僑有著相同的膚色,語言和生活習慣也相近的台灣人,遊移在馬來亞的華僑社會從事演劇活動。他們在馬來亞各地的遊藝場舞台上,呈獻各種不同的舞台表演,其中包括閩劇和新劇。1931 年,中國爆發「九一八事變」後,馬來亞華僑掀起抗日熱潮,當時的社會環境不但阻擋不了台灣戲班南來馬來亞演劇,且讓台灣戲班參與當地的籌賑義演。台灣戲班在馬來亞的精彩演出,不僅深受華僑的青睞購票入場觀賞,且為馬來亞僑民帶來嶄新的劇場體驗。台灣人在亞洲大陸最南端的馬來亞遊移演劇,不僅豐富了馬來亞多元共生的戲劇生態,也填補了台灣戲劇域外史重要一頁。

講者介紹

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,現任「心向太陽劇坊」主席兼研究員、《中國報》副刊〈金絲帶:文保運動〉專欄作者;曾任《南洋商報》副刊〈劇中人〉專欄作者、韓江傳媒大學中華研究院專任講師。2018 年發起「搶救百年馬華話劇史料運動」;2019 年擔任「馬來西亞華文話劇誕辰 100 周年」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委會主席;2020-2021 年擔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訪問研究員。擔任舞臺劇編、導、演約 50 部戲劇作品,並曾獲得中國頒發榮譽獎章;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超過 30 場,多篇論文散見馬、新、中、港、臺出版的期刊或論文集;已編輯出版的書目達 20 部,其中《從「中國話劇」到「馬來西亞話劇」——馬華話劇的身份轉換研究》一書,獲得《星洲日報》評選為「2019 年十大非文學類選書」;2022 年榮獲第 16 屆花蹤文學獎「報告文學獎」首獎。